学术交流
您所在位置:首页 > 企业文化 > 学术交流
他把一栋百年老宅爆改成一个公共空间,成了这个村里潮的地方!

1.jpg

在没来深奥村之前,张雷根本不知道在浙江桐庐县,还隐藏着这么一个千年古村。

2.jpg

200米的老街,两侧分布着古色古香的明清徽派建筑。


3.jpg

木门木窗木房檐,雕梁画栋的老屋韵味十足。

4.jpg


经过时间打磨的青石板路,早已被磨掉了粗糙表面,变得光洁圆润。

5.jpg


这里的一草一木,都在讲述一段悠久的历史。


6.jpg


但其实,这里早就没有了小情小调的流水人家,只剩下荒凉的老树昏鸦。因为建筑老化,许多村民都搬出了村子,只剩下年迈的老人与老房子为伴。


7.jpg


深奥村大大小小40多个古迹宗祠,倒的倒,塌的塌,颓败的景象一览无遗。


2014年,设计师张雷来到深奥村,他为村子的破败感到惋惜,于是他租下了其中一间老屋——景松堂,他的目标明确,就是改造这里!

8.jpg


张雷想要通过老屋的改造,为深奥村提供了一个公共的、开放的空间,然后再把空间投入商业运作,实现盈利,终推动其他古建筑的修缮工作。


美好的想法,先遭遇了“产权"难题。


9.jpg


这个典型的徽派“四合院",曾经住着6户人家,各自用门槛划分不同的“领地",互不干涉。想要拆除所有隔断,形成一个贯通的楼堂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
张雷一面与住户沟通,一面循序渐进,将一些隔板“连哄带骗"地拆掉。但他保留了所有梁架,并在原来的分界处,画上了一道显眼的红线作为标记,这是后协商的办法,屋主的后人可以依此辨认祖上的“房产"。

10.jpg


解决了产权问题,张雷从拆除景松堂院内的猪圈入手,并且在原先的基础上,用鹅卵石搭建了一栋两层高的房子。


鹅卵石墙面刷白,开一个对着马路的透明玻璃门,这就是景松堂的新大门。


11.jpg


跨过大门,再穿过一个透明的玻璃过道,就到了景松堂。张雷在改造上,始终坚持“修旧如旧"的原则,院子完全保留了之前的木雕结构,只在此基础上,做了一些修缮和灯效。


甚至在改造过程中,遇到了筑巢的燕子窝,也特意绕开,保留了它自然的感觉。


景松堂的大厅,被改造成了一个公共图书馆,村里的孩子一放学,就来这里看书,做作业。


12.jpg


张雷在原有架构上做了一些隔断,划分出了咖啡馆、民宿等空间,村里的老人没事儿就来这里唠唠家常,再喝一杯对他们来说新鲜得不得了的现磨咖啡。

13.jpg


张雷大程度地保留了老建筑的韵味,连遗留下来的老灶台都舍不得拆除,而是被漆成了白色,看上去焕然一新。


14.jpg


景松堂终被规划成了“云书局"、“云会"、“云料理"、“云咖啡"、“云造"、“云客栈"等复合业态,张雷还给这里取了个倍儿文艺的名字“云夕深澳里"。


15.jpg


一般人觉得,改造完了就可以收工了,但是张雷为了使云夕深澳里融入到村里的环境,还在门厅前留了一个小广场,并把石阶四周挖空,潺潺的溪水从门前流过,贪玩的孩子们经常来这里抓鱼玩。


16.jpg


灵感正是来源于古时的深澳,事实上,“澳"字本身就有地下引泉和暗渠的意思。


2015年10月,云夕深澳里正式竣工,张雷兑现了原本的,景松堂成了村民聚集享受生活的地方。


17.jpg


很多人进了这里,感觉是没怎么设计过,张雷要的就是这种感觉,“抑制设计的冲动,让新旧、变迁在这里融合,通过这种新旧关系的处理,探索老房子的新生命,新房子的旧时光"。

19.jpg


但事实上,这里的确悄悄地发生着改变。村民们从不愿意踏足这里,到三天两头就来报道,就连原来的施工工人阿宝也常常来这里喝咖啡,不仅自己喝,还请朋友喝。


张雷掐指算了算,他的工钱估计都花在喝咖啡上了!他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这里,因为相比较满是高楼大厦的大城市,乡村多了另一种更为“有趣"的可能。


上一篇:我司代表随江西省产业促进会赴南昌新建区考察交流
下一篇:创新思维模式 建设绿色住区 ——《绿色住区标准》与绿色住区模式解读
come-here